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肉質多汁評價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洋蔥鴨湯底濃醇心得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洋蔥鴨湯頭鮮甜推薦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洋蔥鴨適合戶外煮食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洋蔥鴨湯底試吃體驗
“綠色”上網創造美好生活 文/顧辰潔 如今電腦早已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電腦網絡所具有無窮的信息量,成為當下人們辦公、購物、休閑以及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網絡也像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沉迷于電腦網絡。細心留心身邊的同學,好多人都玩起了“賽爾號”、“QQ堂”、“摩爾莊園”等游戲,有條件的在家玩,沒條件的在網吧玩,有的人像著了魔一樣,一玩就是大半天,甚至看到報紙上有的人長時間在網上游玩,導致猝死。而有的人沉浸在網絡中,深受網絡不良信息的侵害,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都說明,沒有節制和約束的上網,會給我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 因此,我們要倡導“綠色”上網。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去了解我們所需要的知識,也可以利用網絡軟件作為我們學習的工具,但是不能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而是應該合理安排時間,少上網,多看書,同時避免瀏覽不健康的網頁。好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重視起青少年的上網問題,如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為了防止青少年有意或無意瀏覽到有害信息,一些品牌電腦推出了“綠色”上網軟件。我爸爸為了保護我的視力,減少了我的上網時間,還為家里的電腦設置了定時自動關機。 網絡有利有弊,善用能豐富我們的生活,而濫用則會給我們帶來傷害,因此真心希望,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參與到“綠色”上網的行動中。 節約用水讓生活更美好 文/丁心怡 水,奔流不息,是撫育一切生靈的乳汁。每一個人都離不開水,你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可以幾天不喝水。 但現在,人們浪費水的行為隨處可見。比如有些人洗一點點東西,洗了又洗,沖了又沖。有些人是有手開水龍頭,卻無手關水龍頭,讓自來水成了“自流水”,不停地流著。你說,這水源豈不是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嗎? 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雖然地球上有很多的水,淡水的比例不到3%,而這有限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用。所以我們應該節約用水。比如,洗臉的水可以洗腳,洗腳后可用來沖馬桶,養魚的水可用來澆花,淘米水可用來洗碗筷,空調滴水一晚上接下來有一桶,完全可以變廢為寶……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多水。 一個人的行為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一起節水,做護水小天使,節約的水是驚人的。這樣一來,我們的天會更藍,大地會更加生機勃勃,你看到的笑臉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珍惜美好生活 文/周一諾 合上《親親我的媽媽》這本書,我被一股溫情暖暖地包圍著。 在這本書里,寫了一個患有輕微孤獨癥的孩子趙安迪和一個患有輕微抑郁癥的母親舒一眉的故事。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取了趙安迪父親的生命。在葬禮上,主人公趙安迪第一次看見了媽媽。一段新生活由此開始了。母親有心理問題,但經過一件件事情,讓母子倆更和睦相處了,這個家又充滿了溫暖……在這本書里,有許多令我難忘的人物,有文靜的趙安迪、美麗的舒一眉、有強迫癥的張小晨…… 《親親我的媽媽》讓我感受著趙安迪和舒一眉之間的母子情深,體會到了他們倆之間的深厚感情。雖然是單親家庭,但趙安迪卻很樂觀,他關心、喜歡著自己的媽媽。媽媽最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母子倆親密無間、互相關心,最后,兩人在一起快快樂樂地生活著,讓我十分感動。 我也有一個很愛我的媽媽,媽媽不論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都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忙完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媽媽更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指導我的學習。等我睡著了,媽媽又得忙著洗衣服。每當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總是對我循循善誘,耐心地教育我,讓我無時無刻不感受著媽媽對我的愛。 讓我們更懂事一些,珍惜擁有的幸福生活,一起來更愛我們的媽媽吧! >>>更多美文:好文章
秋雨,挽著夏的記憶 刺破閑掛在遠山的迷蒙 恣肆地撒野 世界,靜寂無聲 脈脈含情的雨滴 如無數靈動的音符 在心的琴鍵上跳躍 匯成一首深情款款的詩 伴著瑰麗的歲月 永不老去 >>>更多美文:自創詩
一 夜色溫柔。 是南方冬日的夜晚,她坐在我的身旁,淡淡的香味,柔柔的氣息,恰到好處的暖意。 我們偶爾交談,寥寥數語,勾勒出分別多年的人生輪廓。時不時地,她指給我看次第上臺的音樂名家:傅庚辰、趙季平、葉小鋼、萬山紅、戴玉強…… 這是廣州大劇院,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頒獎典禮現場。我們的頭上,是燈火璀璨的穹頂,如布滿繁星的天空;看臺交錯重疊,似“雙手環抱”,和流線型的墻體等一起,傳遞出震撼、近乎完美的音效。 不是非要來看這場典禮,是就在這樣的時刻,想到她。畢業那年,她跟隨愛人的腳步,到佛山去。在媒體工作了10年后,毅然離開,到廣州大劇院工作,無限接近心中的藝術夢想。 典禮結束后,走下大劇院長長的臺階,她指引我到一個最佳的拍攝位置。在那里,廣州大劇院的外觀確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干凈、透明,又閃爍著極具吸引力的光芒。 那晚,我們匆匆相見,告別。 她轉身,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回佛山的家。日日如此,辛苦忙碌,但于她,卻是發內心的滿足和自豪。 我轉身,走進夜色中的花城廣場,在棕櫚、香樟、木棉、鳳凰木等編織的綠色夢幻里,在紫荊、蝴蝶蘭、五色梅、雞蛋花等氤氳的清香世界里,感受一個人和一座城市的溫度。 我不知道,這溫度是否縈繞在不遠處的廣州塔霓虹閃爍的“小蠻腰”上,是否沉淀在建筑肌理如書籍般層疊的廣州圖書館新館的時尚中,珍藏在似透雕寶盒般的廣東省博物館的典雅里,或是閃耀在美麗的“亞運之舟”海心沙島,又或者,只是在珠江畔草地上人們悠閑散步時的身影里。 我知道,夢想花開時,一切都是嶄新的。正像這漸深沉的夜,月皎潔,人未眠。 二 那時青春年少,不知如何是好。 2017年春天,收到同學從武漢寄來的入校20年文化衫,深藍色的短袖,胸前印著這兩行字。 沒能回校參加聚會的4個人,此時對坐在廣州大廈附近的一間日本料理店里。 我們有多熟悉?7年的時光,在珞珈山上擦肩而過或在某間教室里并肩而坐;我們有多陌生?那時,每個人腦袋里都有無窮的想法,每個人身上都像長滿了刺,各行其是,各自“神游”。就是這么看似一盤散沙的班級,42個同學,在微信群建立不久,就聚齊了。就像我這次來,在發出短信的瞬間,就得了熱情的回應。 自1997年到2017年的距離,是彈指一揮。時間的風霜隱藏在各自的眉宇間,發梢上,似還能隱藏得住。 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人還是那個人,所經歷的繁華或寒涼,雖不能一一道出,但拂去塵灰,都不曾改變那顆青蔥的心。 何況是在南國。 此地有著豐沛的雨水、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人也會如路邊隨處可見的百年千年古樹般,枝繁葉茂,葳蕤多姿吧。 千百年來,一代代移民自北方、自中原、自楚地等遷徙至嶺南,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燦爛的文明;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自秦漢起,各種外來文化在廣州長期交融,熔鑄了此地包容、開放的特質。 而在我們身處的新時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這片土地一直走在前沿。我的同學們,也都身處這時代大潮里。當年畢業,毫不猶豫地選擇南飛,然后,落地生根。多年后,這三位同學,溫柔可人的依然溫柔可人,親切寬厚的依然親切寬厚,鋒芒畢露的在做了父親后收斂了尖銳,變得成熟。都是好的。 夜空下,在北京路上隨便走走,就能看到秦番禺城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明大佛寺等多處古跡;不遠處,廣州百貨大廈、新大新公司等和一批老字號店鋪的招牌仍在閃爍。 分別時,無端地,想起馮至的詩《南方的夜》:燕子說,南方有一種珍奇的花朵/經過二十年的寂寞才開一次——/這時我胸中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它要在這靜夜里火一樣地開放! 三 “如果世事只不過是一場夢,你會醒來嗎?”在詞劇《邯鄲記》的宣傳冊上看到了這句話。 心有所感。 及至認真觀看了這場想象力天馬行空,且戲謔且嚴肅,既簡約又繁華,如夢境一般的詞劇,感慨良多,為之喝彩。 我不曾想到,會在這樣一出劇里與湯顯祖相遇。“臨川四夢”之一《邯鄲記》中“黃粱一夢”的故事如此熟悉,它出自唐代沈既濟的傳奇《枕中記》。講盧生于邯鄲旅舍遇道士呂翁,生自嘆窮困,翁授之以枕。盧生在夢中歷經人生富貴榮辱悲歡,及醒來,店主所炊黃粱尚未熟。 在湯顯祖的筆下,《邯鄲記》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度脫劇,這里面有徹底的改造與創新。正如劇本中盧生醒來后說的:“夫寵辱之數,得喪之理,生死之情,盡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 劇作家叩問生命存在的本質問題,是選擇與世浮沉,追逐功名利祿,還是過一種簡樸但心靈自在的生活。也許,人生在世,榮辱得失的道理,愛恨生死的真情,其中最關鍵的不過是及時遏制自己的貪欲。 馮夢龍《墨憨齋定本邯鄲夢總評》說:“《紫釵》、《牡丹亭》以情,《南柯》以幻,獨此因情入道,即幻悟真……‘四夢’中當推第一。” 數百年后,看《邯鄲夢》,仍有太多的感觸。 舞臺上,京劇名家關棟天飾演的“清遠道人”氣宇軒昂,醇厚的唱腔令人沉醉。“清遠道人”正是湯顯祖的號。就這樣,湯顯祖取代了原作中的道士,他像是唯一清醒的哲人,他其實就是一位哲人。回望古典文學史,少有人如湯顯祖般把生與死,情與理寫到這么純粹、透徹,寫到極致。 那個夜晚,當廣州話劇藝術中心的王筱頔導演攜眾位主創登臺謝幕,臺下掌聲雷動。這詞劇,將傳統戲曲元素與現代化話劇創意結合,也許真的可以和莎士比亞的詩劇呼應媲美。 藝術創作,常常需要這樣的創新、創意和大膽的探索。 正像半個世紀前,粵劇名家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搜書院》赴京演出,獲得戲劇界的一致稱贊,被稱為粵劇改革第一里程碑。 正像清末畫家居巢、居廉創新中國畫技法,獨創“撞粉法”“撞水法”,并在居住的十香園,培養了一大批出色的弟子。十香園由此被譽為“嶺南畫派搖籃”。據說,那里種有素馨、瑞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魚子蘭、白蘭、含笑等十種花木。 那時,在黃昏與夜晚的邊界,坐在那個小小的園子里,聽到這些花木的名字,仿佛隔著時空聞到了悠悠花香,不禁怦然心動。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花棉襖是芬的嫁衣,她跟我講那件花棉襖的事情時,我覺得遙遠而神奇。 芬出生于新中國成立以前,小小年紀就被父母許配給貴,十二歲那年,貴家送來兩塊布作彩禮,每塊寬一尺二,長三丈。收到彩禮后,芬的父母到木匠家定制了一個五屜櫥柜,一個小柜,當年就把她送到貴家當童養媳。 作為小媳婦,始終不能像在娘家時一樣自在,可以使小性子。芬做事勤勉謹慎,開始攬起家里挑水、推磨、做飯、裁剪衣服等活計,幾年下來,練出了一身好手藝。 十八歲那年,婆家覺得芬和貴都已成年,就考慮瞧日子讓他們圓房,好為貴家綿延子嗣。婆婆給了芬幾毛錢,讓她自己置辦嫁衣。 芬上供銷社扯了幾尺花布,稱來半斤棉花,開始裁布做嫁衣,昏黃的煤油燈下,她小心裁剪,細心縫制。沒過幾天,一件大襟棉襖就成形了,紅底牡丹花棉布的面子,碎花面料的里子,看著就喜慶。芬在袖口、領口處滾好花邊后,用裁衣領時剪下的斜角碎布,輕輕折疊成條,用線縫成繩狀,開始結布紐子。布紐子釘在左側,再用布條折疊成條縫成扣子,釘在右側與紐子對應的位置。 成親這天,貴家擺了幾桌酒菜,招待親友,村里的姑娘媳婦們見到芬身上針腳細密的紅花棉襖,又是喜愛又是羨慕,你來摸摸,我來瞧瞧,嘖嘖稱奇。在那個年頭,出嫁時能有件新衣服就不錯了,芬的花棉襖在眾人眼里就是奢侈品。 花棉襖芬只穿了三天,去娘家回門之后,芬就把花棉襖洗凈曬干,折疊整齊放進柜子里,沒舍得再拿出來穿。 日子在芬的手上、肩上、背上匆匆溜過,數月后的一天晚上,鄰居代某家老母親拎著兩棵白菜來了,還沒進門就聽見她脆生生的笑聲:“她小嬸,要來你家借樣好東西。”芬的婆婆把她迎進門,笑著說:“我家有啥子好東西喲!”代某的母親面露難色,吞吞吐吐說她家兒子要娶媳婦了,沒錢做新嫁衣,對方放話說沒有新衣服決不出門,想借芬的花棉襖去用幾天。婆婆向芬投來詢問的目光,芬爽快答應了。代某的母親感激不已,又是道謝又是作揖。 花棉襖送到代某丈母娘家,新媳婦見了歡喜得不行,穿上花棉襖高高興興出嫁了。代某結婚三天后,他母親趕緊把從新媳婦身上哄下來的花棉襖送還回來。 這件花棉襖又借出去過兩次,都是借給村里人討媳婦用,芬自己卻很少舍得穿,多數時候都鎖在柜子里。 新中國成立后,村民們的生活日見好轉,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只要人勤快,吃飽穿暖基本沒問題,再沒人向芬借花棉襖去討媳婦了。一天,芬整理陳年舊物,她拿出二十多年前的嫁衣花棉襖,發現由于常年捂在柜子里,已有一股刺鼻的霉味,許多地方被蟲蛀得爛朽朽的,她還是沒舍得丟。再后來,芬也記不得花棉襖的去向了,畢竟她都已經嫁到貴家快七十年了。 芬是我外婆,關于她和花棉襖的故事,她和她的幾個女兒曾多次跟我講過,每次我都覺得像聽一個傳說。 >>>更多美文:心情故事
QW155CW58PKM14
踏輕胡椒鴨肉質軟嫩口感 》營地午餐的簡單烹飪技巧與食材選擇踏輕胡椒鴨適合露營美食推薦 》露營料理的簡單準備法,輕鬆享用美食